13918967367
当前位置:

商业企业财务管理原则

浏览次数:58 时间:18-10-11 22:19

(1)计划管理,全局观念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优越于资本主义的根本标志之一。我国实行计划经济,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不过,这里提到的计划管理,不同于过去那种高度集中、无所不包、依靠行政手段进行的计划管理,而是从我国国情出发,运用价值规律、充分发挥经济杠杆调节作用的计划管理。对商业部门,主要是通过指导性计划控制社会产品的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同时国营企业其资金主要还是来自国家和通过国家银行贷款取得,在当前我国商品经济还不很发达的情况下,为了稳定市场和控制供需平衡,在资金的分配和使用上,耍服从国家计划的安排和调节。

(2)按照商品经济的要求进行管理

    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商业企业财务管理必须按照商品经济的要求、按照价值规律进行。这也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中适应经济发展“转轨变型”的要求。实线证明,商业企业财务管理,不能脱离于市场变化和商品经营之外去计划和运用资金。因此应适应搞活企业和企业向经营型、开拓型转化的需要,必须进行市场预测研究,重视经济信息,加强横向经济联系。财务的综合性价值管理不应仅限于价值的计量联系,要考虑市场竞争以及供求规律及时进行控制和调整。

(3)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

    社会主义经济效益必须是党和国家的政策、法令和财经纪律容许范围内的经济效益,必须是局部和全局、眼前和长远相结合的经济效益。对商业企业来说,以正当手段、正当经营方针取得的经营利润是经济效益的主要内容,财务管理要与经济效益目标相联系。由于财务成果并非只表现为资金运动的结果,资金运动的结果不一定能反映预期的经济效益目标,因而要首先规划经济效益目标,资金分配和运用成环绕经济效益目标进行,同时要在资金运动过程中进行控制、指导、调整,以保证经济效益目标的实现。

(4)相对独立,责、权、利相结合

    过去,虽然也提出经济核算和核算单位是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但由于上级部门对企业统得过严,形成一种僵化的管理休制,企业实际上成了行政机构的附属物,商业部门则形同物资分配机构。实践证明,这种管理体制严重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经济体制改革中决定实行政企分开,使国营企业真正成为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企业在服从国家计划管理的前提下,有权拥有和支配自有资金,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然而,国家交给企业一定的经济权力是以企业承担一定经济责任为前提的,而企业承担一定的经济责任又需要享有一定的经济权力,同时只有使企业获得相应的经济利益,才能调动企业行使其职权、完成经济任务的积极性,井增强企业的活力。因此商业企业的财务管理,必须实行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

(5)面向市场,专业管理与群众管理相结合

    这里所说的市场,是社会主义制度下,兼顾生产者、消费者、经营者各方面利益的供求比例协调的市场,而不是偏面生产者和卖方利益的卖方市场改偏顾消费者和买方利益的买方市场。按过去的观念,企业财务管理一般局限于企业内部的资金筹集、计划、分配、控制、分析和考核,但事实上商业企业直接和市场联系,市场的容量和开拓、需求的变动趋势、国营商业企亚根据需求对市场采取的调节措施等,对财务管理工作都具有直接影响。所队商业企业财务管理,除企业会计核算提供的经济信息外,还应该充分注意市场信息,有节奏地协调地组织商品流通,力求以最小的资金占用及耗费,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群众管理是指职工群众直接参与企业内部各有关部门的管理工作。当前企业推行的经营责任制是群众管理的基础,专业管理必须在这一基础上组织和指导企业各部门的财务管理工作,集中群众的经验、智慧并加以总结提高;而群众管理又应在专业管理的指导和组织下进行,以明确管理的重点和方向。

cache
Processed in 0.007138 Seco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