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918967367
当前位置:

中国企业集团的形成

浏览次数:58 时间:18-10-12 12:43

     我国企业集团大量出现于80年代中期,但其历史可追溯到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当时,在国家“发挥优势、保护竞争、推动联合”的方针下,出现了多种形式的企业联合。这些组织的名称、联合的内容、联合的方式等各不相同,企业集团的组建与运行亦不规范。直到十四届三中全会前后,我国的企业集团才逐步走上规范化发展的道路。


     追寻我国发展企业集团的动因,除具有企业集团产生的一般前提外,还有其特殊的原因。首先是来自企业内部的联合意愿。经过改革开放,我国一些优势企业脱颖而出,他们开始有了扩大规模的欲望和能力,利用自己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优越的地位,尤其是自己名优产品的吸引力,同那些具有宽绰的生产要素条件而市场境况不佳的企业进行联合,以达到拓展生产空间,购进廉价资源弥补生产要素不足,直至扩大生产能力的目的;另一方面,一些劣势企业希望通过联合组建企业集团,把自己这个“车厢”挂在优势企业那个“车头”上,以求企业生存。这样就形成了一种扩张与生存互补的企业自组机制。在这种机制下促成的企业集团一般具有自愿联合的性质,且跨度大、范围广,能发挥规模经济效应。其次是来自政府的干预。政府干预对我国企业集团的形成有着正反两方面的作用。在中央有关企业联合政策方针推动下,各级政府在拆除壁垒,推动联合方面做了很多工作,积极打破地区、部门所有制的界限,促成了一批以骨干企业为龙头的企业集团;与此同时,我国对原有的行政性公司进行改造,使企业能够脱离原行政性公司对其人、财、物的控制,为它们参加新的联合体创造了条件;此外,针对长期以来企业之间闭关自守、互相隔绝状态,政府在捕捉信息,为企业牵线搭桥方面作出了积极的努力。但从另—方面来看,由于一些地方政府实行。地方保护主义”,使企业集团的组建受阻;还有一些捏合的企业集团,使优势企业成为“拉郎配”的牺牲品,不能发挥集团内各企业优势互补的功能;那些由行业主管部门组建的全国性的公司,冠以“集团”名称;则带有行业管理的色彩。来自企业自组和政府干预两方面的原因,使我国的企业集团既具有发展速度快但又不成熟的待殊性。


cache
Processed in 0.014541 Seco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