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918967367
当前位置:

工资制度的管理与调控

浏览次数:58 时间:18-10-12 13:12

     公司要加强对工资的严格管理,使员工关心、信任并接受本公司的工资制度,还要根据情况的变化对工资进行及时有效地调整,并采取可行的办法,控制工资成本,以维护公司整体和长远的经济效益。


1.工资管理


     公司要抓好工资管理,首先要健全与工资分配有关的基础性工作,如劳动定额、消耗定额、质量标准等,为科学、准确地确定工资标准提供依据。其次,要加强对员工业绩的考核、评比工作,为支付工资提供可靠的资料。再者,要建立正常的工资升级制度、以利于促进员工努力提高自身的技能、文化和思想素质。同时,对员工进行工资分配方面的宣传教育工作,让他们了解整个分配制度的内容和工作程序,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解答他们质疑相提出的问题,吸收他们参与定额的考核和评定工作。使工资制度具有透明性、参与性与民主性,这是工资管理的重要内涵。


2.工资的调整


     公司应依据情况的变化对工资进行恰当地调整。工资调整有四种方式:一是奖励性调整,即对做出优秀工作业绩的员工给予奖励性工资,鼓励其保持成绩,再创佳绩;二是生活指数性调整,即为了补偿员工因通货膨胀而导致的实际收入无形减少的损失,使其生活水平不致下降,根据物价上升指数调整工资水平;三是效益性调整,即当公司效益颇佳、盈利甚多时,对全体员工普遍调高工资。这种调节方式把员工收入水平的高低与公司经济效益直接挂钩,激励员工奋发努力工作,关心公司的发展;四是工龄性调整,员工工龄的增加意味着其工作经验的积累和丰富,代表着其能力或绩效潜能的提高,但实行人人等额逐年递增的做法不尽合理。应将工龄与考绩结合起来,作为提薪调资的依据。


3.工资成本控制


     公司在实行工资总额与经济效益挂钩后,可根据本公司的实际情况,在经济效益稳定提高的基础上,制定增资方案、决定增资手段和办法,但工资增长的幅度不能超过经济效益提高的速度。因此,公司为控制工资总额增幅过快,除精兵简政、压缩机构、减员增效、提高效率、挖掘潜力、调动积极性等措施外,还可采取下述的三种方法定薪,以求控制工资成本:


     (1)下行法。即按劳动力市场的价格行情,先确定公司总经理的工资,再据此逐级向下递减定薪、各层次职务工资的数量关系要取决于行业类型、公司规模及总收入等状况。


     (2)上行法。先给最基层某职务定薪,然后按一定比例逐级向上递增定薪。此法的关键是作为基准的第一个职务的薪金要确定得适当,以保证工资总额最后不被突破。


     (3)预算法。先确定工资总额预算,各级员工的定薪总和必须控制在此总额范围内。这方法固然有利于工资成本控制,但运用此法必须保持灵活,如果所定工资因受限制而过低,就不足以吸引及保住优秀的人才。


4.工资支付形式的透明度


     传统上,员工工资支付的形式是公开的.但近年来即出现“给红包”的秘密付酬方式,进而衍生成目前已有一定普遍性的“模糊工资”。这种做法带来很大的副作用,正受到越来越多员工的反对。正确的方法是:支付工资的形式要公开,向员工介绍公司工资政策及定薪的基本原理,欢迎员工的批评和监督,解答员工提出的质疑,这样才能消除员工的猜疑或不满情绪,正常发挥工资的激励功能。

 


cache
Processed in 0.010301 Second.